|
|
【家长必读】责任心:孩子受用一生的品质
浏览:2142
发布人:合肥家教信息网
2011-05-17-23:42
内容提要: 事件回放: 有一个妈妈因感冒生病晚上咳嗽不止,她那年仅四岁的孩子不仅没有丝毫关心妈妈的表情,而且还郑重其事的和妈妈声明,你今晚不能再咳了,要不然我会睡不着觉! 这是孩子缺乏责任心最直接的表现。责任心是一个人立足社会、获得事业成功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现在许多父母过多地注意孩子的智力和身体的发展,对孩子责任心的培养却不大重视,这对孩子的成长、成才很不利。美国品德教育联合会主席麦克唐纳曾说:“能力不足,责任可补;责任不够,能力无法补;能力有限,责任无限。”对孩子进行责任意识和责任感的教育就是让孩子学会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从而对社会负责。 关键词: 家庭 教育 |
|
事件回放:
有一个妈妈因感冒生病晚上咳嗽不止,她那年仅四岁的孩子不仅没有丝毫关心妈妈的表情,而且还郑重其事的和妈妈声明,你今晚不能再咳了,要不然我会睡不着觉!
这是孩子缺乏责任心最直接的表现。责任心是一个人立足社会、获得事业成功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现在许多父母过多地注意孩子的智力和身体的发展,对孩子责任心的培养却不大重视,这对孩子的成长、成才很不利。美国品德教育联合会主席麦克唐纳曾说:“能力不足,责任可补;责任不够,能力无法补;能力有限,责任无限。”对孩子进行责任意识和责任感的教育就是让孩子学会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从而对社会负责。
责任心的发展里程碑
孩子的责任心不是一朝一夕突然出现的,它伴随孩子的成长而不断成熟。
3~4岁:属于被动责任水平,孩子能按照家长的指令完成一定的任务,显得很乖,是家长感觉比较顺手的一个阶段,但这时的孩子只是一味地顺从大人,并不理解责任的意义。
5~6岁:属于半被动半理解的责任水平,孩子开始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小朋友要互相帮助”等责任和规则,但是常常说到做不到,他人提醒能做到,自己不会提醒自己做,这一阶段是培养孩子责任心的关键年龄。
6~7岁:属于理解责任水平,孩子的认识水平更高了,不但知道对自己、对父母、对小朋友要负责,还初步知道对社会要负责,例如环保意识、公益意识和集体意识。但是孩子由认识层面向行为层面转化的自觉性还不高,需要家长继续培养。
父母的一言一行在培养孩子责任心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父母的行动:孩子责任心的启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宋代思想家张载曾说:“勿谓小儿无记性,所历事皆能不忘。”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不仅是深刻的,而且是终身的。父母在生活中所表现的责任感的强弱,是孩子最先获得的责任感体验。
有一天晚饭后,父亲带着儿子去公园散步,忽然发现前面的地上有一个被丢弃的饮料瓶,强烈的责任心使父亲不由自主地捡起来,然后扔进了附近的一个垃圾箱里。儿子问父亲为什么要这样做,父亲说,良好的环境需要大家共同来维护,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这么做。听了父亲的话,儿子略有所悟。以后,每当在公共场所见到别人丢弃的废纸或饮料瓶,他都会主动捡起来,扔进垃圾箱内。
父母的放手:孩子责任心的机遇
由于独生子女的缘故或娇生惯养的原因,很多父母不爱放手,这使孩子逐渐养成依赖心理。另外,也有些父母不是不懂得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而是他们往往觉得这样做只能适得其反或画蛇添足。因此,我们常常可以听到某些家长说:“他抢着洗碗,那又怎样呢?还不是弄得一身湿,最后感冒生病?”
如果家长忽视了孩子主动承担义务的心理需求,并对孩子承担义务中的兴致勃勃无动于衷的话,那么,久而久之,孩子的积极性被打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口号又从哪里得以体现?又如何让责任心的萌芽潜移默化的映射到日常生活中去?仔细想想,孩子责任心的培养很大一部分是有赖于父母亲的关注和支持的,父母的放手为孩子培养责任心创造了不可或缺的环境。
有一位11岁的美国男孩,他踢足球时不小心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邻居家索赔12美元。闯了大祸的美国男孩向父亲认错后,父母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他为难地说:“我没钱赔人家。”父亲从口袋里拿出12 50美元递给他说:“这些钱先借你,一年后还我。”从此,这位美国男孩每逢周末、假日便外出打工,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挣足了 12美元并还给了父亲。
这个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里根,他在回忆这件事时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父母的言语:孩子责任心的渗透
允许孩子犯错误,但不允许孩子推卸责任,更不应帮助孩子寻找理由逃避责任。家长应当要求孩子勇于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不论孩子有什么样的过失,只要他具备承担责任的能力,就要让他去勇敢地面对,不能让他逃避和推卸,更不能由大人出面解决。
有一位企业家开车送女儿上学,到了学校门口,女儿却坐在车里哭着不下车,央求父亲陪着进教室。原来,女儿没有完成作业,怕老师批评。女儿想的是,爸爸是很有名气的企业家,看在爸爸的面子上,老师也许就不会批评自己了。这位父亲给女儿两个选择:一是自己进教室,另一个就是立即回家。他说:“要知道,你今天不想面对的,明天还是要必须去面对。”于是,女儿自己走进了教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