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合肥家教信息网,您是第 位访问者!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合肥家教网学员、教员
合肥博大个性化辅导
【精品辅导班推荐】博远
【家长、老师、家教中心
【家长必读】请家教之家
【家长必读】失误家教面
【家长必读】都市亲子关
【家长必读】怎样成为一
【教员必读】最让学生感
【家长、老师、家教中心
【教员必读】合肥家教中
【教员必读】最受学生欢
【教员必读】合格的家庭
【教员必读】态度、习惯
【教员必读】大学生家教
【教员必读】如何成为一
【教育博客】教师要勇于超越自己

浏览:2395  发布人:合肥家教信息网  2014-10-23-23:31

真正决定数学课程的不是写在书上的各种观念与规定,而是天天和学生接触的教师。尽管,专家们花了大量的精力,认真准备了课程标准和教材,但是一到学校,数学教师一个人便决定了一切。数学教师是学生能直接观察到的数学形象。

一堂有后劲的数学课与执教者丰富的数学素养和扎实的教学功底是分不开的。请老师们先回答下面的几个问题,然后对照文中的观点,看一看你距离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还差多远。

一、你属于哪一类教师?

现在的数学教师有五种:

1、  夯实基础知识的教师

2、  教出数学味道的教师

3、  教出数学品味的教师

4、  教出数学境界的教师

5、  教出人文精神的教师

第一种教师,能够与时俱进地看待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定好位、打好桩。并能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将数学知识连成“知识链”,构建“知识网”,形成立体的“知识模块”。避免对数学知识认识的肤浅化、形式化。

第二种教师,能够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的数学活动中,有机会真正经历“数学化”的过程,获得数学思想和方法。

第三种教师,能够将漫长悠久的数学史、璀璨的数学文化、著名数学家的名人趣事、古代数学名题,作为滋养学生数学学科涵养的丰富素材,适时地渗透在教学中,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价值。

第四种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将“求真、求实、诚实、守信”的教育浸润其中。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严谨行事、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通过对数学美的挖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科所具有的严谨的科学美、辩证的哲理美、简洁的内容美、和谐的规律美、绝妙的形式美,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

第五种教师,能够全面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差异,懂得因材施教;有激情,会期待,懂得爱;真诚、友善、宽容、公平,懂得尊重学生和怎样获得学生的尊重;给学生以理解和信任。

一个优秀的数学教师,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是一个充满情和爱,给孩子智慧给孩子力量,为孩子获得终身可持续发展的智慧型教师。

要了解自己属于哪一类教师,建议大家不妨听听自己的课,看看自己的录像课,也是对自己教学工作的一种自我监督与反思。思考哪些教学设计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哪些精彩片段值得反复咀嚼,哪些突发问题让自己措手不及,哪些教学环节还有待今后改进。很多特级教师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反思,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改进教学,不断地超越自己。

二、你有课前搞调研的习惯吗?

读懂学生之间的差异是读懂学生的基础。课前访谈、课前问卷即人们所说的前测是读懂学生的好方法。

1、调研学生的认知情况。

在调研学生的认知情况时主要关注:学生对于学习新的知识已有基础如何?已有经验如何?已有经验与新知识的结合点在哪里?思维基础如何?学生在学这部分知识时的兴趣点和难点分别在哪儿?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一课前,一位教师的调研结果如下:

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较好的掌握了分数的意义;

会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大小的比较;

会解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几倍)的实际问题;

初步具备了统计意识,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整理。

84.2%的学生能根据“百分之十五写作:”正确写出百分数;

 85%左右的学生可以正确读写百分数;

34.3%的学生能对带有情景的百分数进行简单解释 

25%的学生能对百分数的信息进一步思考分析情景背后的问题。

2、调研学生的学习需求。

每个学生都有分析、解决问题和创造的潜能,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他们的发足需求也就不同。因此我们要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需求。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一课时,这位教师通过对学生的调研,发现有57.1%的学生想了解百分数的意义,58.9%的学生想了解百分数的作用。根据这种情况,教师在组织学生完成教材中确立的百分数意义的概念这个教学重点之外,又增加了一个新的知识点,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百分数存在的价值。

教师有了调研的习惯,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才会居高临下,设计的每一步教学活动,才能从学生方面着想,才能顺着学生思路而又高于学生思路。才能在课堂上尽量给学生多一点思考时间,多一点活动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你有长时间思考一个问题的意识和习惯吗?

在日常工作中,教师遇到的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很多,但却很少有教师对此进行比较完整的研究,很少有教师对这一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最有效的过程给予足够的重视。实际上,一个教师养成长时间思考一个问题的意识和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新课程改革开始后,我长期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构建高效率的数学课堂”,我努力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根据自己对教育的理解,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我提出了好课的五字标准“新、趣、活、实、美”;总结了搞好课堂教学的六句话:认认真真钻教材,简简单单搞设计,本本分分为学生,轻轻松松学知识,扎扎实实抓训练,时时刻刻促发展;提出了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树立的六种意识:对话意识,课程资源开发意识 ,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动态生成意识,角色意识,质量、效率意识;指出了“好课”的十个看点:一看目标是否明确具体,二看过程是否常态自然,三看师生是否交流互动,四看学生是否主动参与,五看教材是否挖掘到位,六看设计是否重点突出,七看课上是否动态生成,八看教学是否扎实高效,九看课堂是否亮点突出,十看功底是否扎实深厚;在各种场合反复阐明我的基本观点:数学教学改革应该稳步推进,不能采取“革命”的办法。教师要有一定的职业敏感性,面对新的时髦口号或潮流,应该冷静、理性地去思考。不要盲目追随潮流,不能头脑发热,更不能头脑发昏。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处理好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处理好教学的有效性与教学的开放性的关系。要力戒浮躁,要实事求是。无论课程改革如何进行,“构建高效率的数学课堂”应该是教师永恒的工作追求。

具有教育智慧,是未来教师专业素养达到成熟水平的状态。练武之人,最高的境界不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而是深厚的内力,是“手中无剑,心中有剑”的气魄。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在解决自己面对的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完成的。教学实际上是教师的一种选择,这种选择背后隐藏着每个人对教学、教育等的理解和看法。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工作中随时进行反思和研究,在实践中学习和创造,努力提高自己的学科素养和对教育的理解,“修练内功”也许是最根本和最重要的。

打印收藏此页关闭
·【教育博客】李嘉诚司机离职前的一番话
·【教育博客】32张震撼心灵的人性哲理图(五)
  首页 | 中心介绍 | 学员信息库 | 教员信息库 | 专职教师库 | 收费标准 | 答疑解惑 | 加盟代理  

Copyright © 2009 合肥家教信息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皖ICP备17020225号
技术支持:卓讯科技  

 
15856941585
(胡老师)
15856941585
(胡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