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合肥家教信息网,您是第 位访问者!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合肥家教网学员、教员
合肥博大个性化辅导
【精品辅导班推荐】博远
【家长、老师、家教中心
【家长必读】请家教之家
【家长必读】失误家教面
【家长必读】都市亲子关
【家长必读】怎样成为一
【教员必读】最让学生感
【家长、老师、家教中心
【教员必读】合肥家教中
【教员必读】最受学生欢
【教员必读】合格的家庭
【教员必读】态度、习惯
【教员必读】大学生家教
【教员必读】如何成为一
【状元心得】我谈备战高考2010--谢春燕

浏览:2831  来源:www.hefeijjw.cn  发布人:合肥家教信息网  2009-09-28-23:58

       距离我的高考快两年了回想那年的高考,用"有惊无险"来形容它是最合适不过的了。刚升入高三时,我也担心过。这种担心,或者说是压力,都来自各种媒体或是周围的"过来人",在他们看来,高三的生活就是地狱。不过经过一段时间,我发现高三生活并没有
那么恐怖,最多也就比高二累了一点点。所以现在回想起来我的高三还算是挺成功,充实并快乐着。比起身边同学,我的高三过的很是轻松。所以直到现在我还是很庆幸自己良好的心态促使了我的出色发挥。下边对于备战2010年高考,我从以下三方面谈一下:
一、轻松度过高三生活并且在高考中考出自己的水平的关键
  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一颗平常心。不要把高考看得十分可怕,就当它是一次平常的期末考试,自己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这次考试所做的准备,与平常一样。如果能在高三开始时就给自己灌输这种意识,那它无疑将使你的学习生活轻松许多。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不对高考加以重视。虽然它只是一次考试,但它毕竟关系到你进一步的深造,所以在平和的心态下,认真全面的复习还是十分必要的。不过光是空有平常心是不够的,一定要把它融入你的生活中去。就我自己来说,我每天坚持在九点半时睡觉,最晚不超过十点。这在普遍都十二点一点才睡觉的学生群中是比较少见的。这也算是平常心的一种体现,不因为高考的即将来临而天天开夜车,这样也可以使自己保持充足的睡眠,第二天精力充沛,对高考也是有好处的。除此之外,我每周六日都要玩电脑,即使是高考前夕也不例外。我向大家说这个并不是鼓励考生们都要这么做,而是要说不要只埋头于学习,那样大脑实在太辛苦,偶尔也让它解放出来,看看电视,玩玩游戏,都会对学习效率产生正面的影响。我在此也提醒各位家长,不要强迫孩子整天埋在书本里,那样有百害而无一利。顺便提一下,现在在高考前弄个倒计时似乎是个规矩,这样不但起不到督促的作用,反而搞得人心惶惶。其实换个想法,想成"距暑假还有??天",效果就不同了,你可以试一试。

第二,是要有合理的目标。

     在刚进入高三时,就要着手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大学,以便使自己有一个明确的努力方向。这个目标既不能定得太高,也不能太低,这要依照自己平时的平均水平,而非某一次最好的成绩。目标一旦明确,就要一心一意地朝目标前进,途中目标以外的一切事物都要放在考虑范围之外。有的考生在一模二模中的发挥不甚理想,使得自己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从而影响了志愿的填报,这是不可取的。既然目标是根据自己一惯的实力制定的,一次两次的考试又能说明什么呢?

第三,是要有正确的学习和复习方法。

     这恐怕是所有考生都密切关注的一个问题。在学习新课的时候要记录下尽量多的信息,格式之类的东西不必在意,自己能看懂就行,这也是为将来大学的学习打基础。到了复习阶段,首先要分科制订复习计划,包括在什么时间段复习什么内容,哪些内容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等,然后再审察一下自己的计划与老师的教学安排是否大致同步,毕竟老师的复习计划是更科学的。随后就要开始复习了,有限的时间分给多科,比例要恰当,否则会顾此失彼。建议多给语文一些时间,因为大多数人都不太喜欢语文,而且语文学科考试的变数也是最大的。在这儿我给广大考生一个忠告:千万不要偏科,否则后悔都来不及。如果你已经偏科或是有偏科的倾向,抓紧时间快补!比如语文,由于完全是文字的学科,它很容易使人厌烦,所以语文是自己软肋的人实在不少。但在高三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里,语文不好的人反而要更多的接触语文老师,这样才能在短时间内使自己的语文水平稍有提高。其它学科也是一样。总之,哪科不行就要更多地关注哪科,尽量使各科水平保持一致,这是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的基础。

第四,同学相互之间要有团结精神。

     在现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下,有的同学把和自己目标相同的人视为对手,要拼命超过他,这样做对大家都没有好处。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只有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确的做法。既然大家都在一个集体里,为什么不共同进步呢?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理想难道不好吗?

第五,也是最后一点,就是要有自信,无论是在复习时还是在考场上。

充分的自信是成功的关键,这句话尤其适用于考场上:如果你有自信,题会越做越顺,越做越简单,即使碰到不太有把握的题也会临阵不慌。
二.复习备考的经验

   一、地毯式扫荡。先把该复习的基础知识全面过一遍。追求的是尽可能全面不要有遗漏,哪怕是阅读材料或者文字注释。要有蝗虫精神,所向披靡一处不留,
二、融会贯通。找到知识之间的联系。把一章章一节节的知识之间的联系找到。追求的是从局部到全局,从全局中把握局部。要多思考,多尝试。
三、知识的运用。做题,做各种各样的题。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解题去练习运用知识。掌握各种解题思路,通过解题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捡“渣子”。即查漏补缺。通过复习的反复,一方面强化知识,强化记忆,一方面寻找差错,弥补遗漏。求得更全面更深入的把握知识提高能力。
五、“翻饼烙饼”。复习犹如“烙饼”,需要翻几个个儿才能熟透,不翻几个个儿就要夹生。记忆也需要强化,不反复强化也难以记牢。因此,复习总得两三遍才能完成。
六、基础,还是基础。复习时所做的事很多。有一大堆复习资料等着我们去做。千头万绪抓根本。什么是根本?就是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是教学大纲也是考试的主要要求。在“双基”的基础上,再去把握基本的解题思路。解题思路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条件上的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着眼点和入手点。再难的题目也无非是基础东西的综合或变式。在有限的复习时间内我们要做出明智的选择,那就是要抓基础。要记住:基础,还是基础。
七。试试就能行,争争就能赢”。考试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要有勇气。“试试争争”是一种积骰的参与心态,是敢于拼搏,敢于胜利的精神状态,是一种挑战的气势。无论是复习还是在考场上,都需要情绪饱满和精神张扬,而不是情绪不振和精神萎靡,需要兴奋而不是沉闷,需要勇敢而不是怯懦。“光想赢的没能赢,不想输的反倒赢了”。“想赢”是我们追求的“上限”,不想输是我们的“下限”。“想赢”是需要努因而比较紧张的被动的,“不想输”则是一种守势从而比较从容和主动。显然,后者心态较为放松。在放松的心态下,往往会发挥正常而取得好的效果。
八、“一个具有健康心理素质的人应该做到两点:在萎靡不振的时候要振作起来,在承受压力过大时又能为自己开脱,使自己不失常”。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能够控制和把握自己,从而使自己的精神状态处于最往。因势应变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所在。相反相成是一切书物的辩证法。心理素质脆弱是主观能动性的放弃,健康的心理素质则使我们比较“皮实”——能够调整自己的情绪和心态去克服面临的困难。
九、“高考从根本上说是对一个人的实力和心理素质的综合考察”。实力是基础,是本钱,心理素质是发挥我们的实力和本钱的条件。有“本钱”还得会用“本钱”。无本钱生意无法做,有本钱生意做赔了的事也是有的。
十、复习是积蓄实力积蓄本钱,考试则要求发挥得淋漓尽至,赚得最大的效益。一位考生说“我平时考试总是稀里糊涂,但大考从来都是名列前茅,大概是心理调节得好吧?”诚如是,最可怕的是大考大糊涂,小考小糊涂,不考不糊涂。
十一、“强科更强,弱科不弱;强科尤弱项,弱科有强项“。在考试的几个科目上,一个人有强有弱,是太正常了。复习的策略,就是扬强扶弱。有的同学是只补弱的,忽视了强的;有的同学是放弃弱的专攻强的。从整体看,都未见明智。强的里面不要有“水分”,弱的里面还要有突破。大概是十分高明的策略了。
十二、“差的学科要拼命补上来,达到中等偏上水平;好的要突出,使之成为真正的优势。”这里的道理与上述相仿,也是对待自己的强弱项中的一种策略。中考高考都是“团体赛”,要的是全局的胜利而不能是顾此失彼。
十三、“该记的只好记住,可是,能够不记的就不要去记忆”。为了减轻记忆的负担,能够偷懒的地方犯不着去玩命——本来该背的就够多啦!根据知识的特点,在记忆和理解之间,可把知识分为四种类型:只需理解无须记忆的;只需记忆无须理解的(背下来就是了);只有记忆才能理解的。只有记忆才能记住的。我们这里取得是“出力最小原则滚动式复习法。先复习第一章,然后复习第二章,然后把第一二章一起复习一遍;然后复习第三章,然后一二三章一起复习一遍……以此类推,犹如“滚动”。这种复习法需要一定的时间,但复习比较牢固,由于符合记忆规律,效果好。

十四、“过度复习法”记忆有一个“报酬递减规律”,即随着记忆次数的增,复习所记住的材料的效率在下降。为了这种“递减”相抗衡,有的同学就采取了“过度复习法”,即本来用10分钟记住的材料,再用3分钟的时间去强记—— 形成一种“过度”,以期在“递减时不受影响。
十五、“题不二错”。复习时做错了题,一旦搞明白,绝不放过。失败是成功之母,从失败中得到的多,从成功中得到的少,都是这个意思。失败了的东西要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十六、要掌握考试技能。“基础题,全做对;一般题,一分不浪费;尽力冲击较难题,即使做错不后悔”。这是应该面对考卷时答题的策略。考试试题总是有难有易,一般可分为基础题,一般题和较难题。以上策略是十分明智可取的“容易题不丢分,难题不得零分。“保住应该保住的,往往也不容易;因为遇到容易题容易大意。所以明确容易题不丢分也是十分重要的。难题不得零分,就是一种决不轻弃的的进取精神的写照,要顽强拼搏到最后一分和最后一分钟。
十七、“绕过拦路虎,再杀回马枪”。考试时难免会遇到难题,费了一番劲仍然突不破时就要主动放弃,不要跟它没完没了的耗时间。在做别的题之后,很有可能思路打开活跃起来再反过来做它就做出来了。考试时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里要多拿分也要讲策略。
十八、“对试题抱一种研究的态度”。淡化分数意识,可能是缓解紧张心理的妙方。因此,对试题抱一种研究态度反而会使我们在考场上更好的发挥出最佳水平。有一颗平常心比有一颗非常心有时更有利。
十九、“多出妙手不如减少失误”。这是韩国著名棋手李昌镐的一句经验之谈。他谈的是下棋,但对我们考试也不无借鉴意义,特别是对那些学习比较好成绩比较好的学生,要取得出色的成绩,创造高分,减少失误是为至要。
二十、最关键是培养兴趣。美国教育学者布鲁纳说:“学生的最好的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还有一句名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但是不得已的事情也得做,却何如有兴趣而乐此不疲?比如政治,因为它的理论性比较强,很枯燥,所以就多培养些对政治的兴趣。平时多关注些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在遇到问题时,也会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公务员,想象公务员是怎样解决问题的,这样政治就生动起来了,其实政治就在我们身边。
二十一、不把作业带回家做。上课时间非常认真,课堂效率很高。学习上的事情要求自己在学校的时间全部解决,作业什么的争取不带回家做,这样回到家的时间就是属于自己的了,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
二十三、喜欢做笔记,把笔记整理得工整、全面。知识体系的把握、知识脉络的梳理和回顾非常重要,有了笔记就可以经常做有重点的复习,温故而知新。
二十四、“别把高考想像得可怕”。高三要有好感觉,不痛苦,很充实。不要紧张,只要从现在开始都不得及,努力做出,一定是有回报的。
二十五、善于总结,不断探索。平时做题时,关于分析和思考问题,并积极支总结,探索新方法;并还是为了做题而做题,而是要主动积极地追寻在题目和解答之间的必然联系,把题目做活。
二十六、发挥和幸运才是关键。要注意考试策略,实力只是一部份。认真对待平时考试。在平时考试中积累经验、总结教训。
二十七、班里的学习氛围很重要。班级就像家庭,好朋友臭味相投,压力之下都很快乐地学习。同伴相处得很融洽,平时也经常开开玩笑,有说有笑,复习时想到提问,气氛很好。
二十八、合理安排时间。
早做准备,后期就不会觉得紧张。阶段性的时间分配,要注重各科要平衡用力,仅略有侧重,不要抓了这科,丢了那科,杜绝弱科的产生。
二十九、保持好心情。
不管生活有多复杂,重要的是,要有一份平和的心态,要处理好与老师同学的关系,与老师相互欣赏,不要把同学看成对手,与同学良性竞争。
三十, 考试后,不要只重视分数,要学会总结,争取考试一次进步一点。考试是我们检查知识、巩固知识、复习知识,甚至拓展知识的良好途径,我们要充分利用每次考试查漏补缺。
三十一一定要重视复习资料
由于每套资料都有各自完整的体系,我通常都以一种资料为主,每次做练习都先做这本,彻底弄懂后再做其他资料。为了充分利用这本资料,我都是在做完一套题后把质量高的题目、比较难的以及自己做错的题目做上标记,然后分析一下这样的题,把难以想到的步骤、知识点记在旁边,对于做对的题要比对答案,分析一下解法的优劣,掌握一些更简单的方法。
  对于自己的标注要隔三五天再看一遍,对于那些还是不太会做的题再打一个标记或记在错题本上,过几天再去做这个题,直到一看就找到解题思路,就可以在题目前画个笑脸,不用再看了。
考试前复习的时候,这本画满记号的书又相当于一个错题本,自己可以再看看当初做过标记的题,查漏补缺。
三十二 全身心投入学习
就我个人爱好,对于一些所谓的难题,我总会花半个小时思考,然后对照答案进行核查,看自己在哪儿出现卡壳,什么知识点没有分析透,看明白后就试着对这道题进行改编,看能不能把条件设置得更隐蔽,让这题增加难度。经过这样的训练,不仅让我对这类题目有了清晰的认识,还对相关知识点进行了回顾。尽管有很多人认为花大量时间去想难题是浪费时间,但如果没有付出这么多时间,只是把结果和过程看一看,对于掌握这类题没有任何实际效果。所以长时间思考会令人豁然开朗。所以你可以根据你的习惯尝试。
对于考试中的错题,可以分为知识性错误和马虎性错误。一方面要培养自己“认真”的学习品质;另一方面,属于知识缺失的一定要查漏补缺,将这个知识点倒背如流。

       以上就是作为“过来人”的我对于高考的一点经验,如有不妥之处还请见谅。祝2010年所有考生高考顺利,金榜题名~(@^_^@)~

打印收藏此页关闭
·【状元心得】睿智高考谈--谢春燕
·【状元心得】我的大学生活--唐海燕
  首页 | 中心介绍 | 学员信息库 | 教员信息库 | 专职教师库 | 收费标准 | 答疑解惑 | 加盟代理  

Copyright © 2009 合肥家教信息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皖ICP备17020225号
技术支持:卓讯科技  

 
15856941585
(胡老师)
15856941585
(胡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