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长必读】孩子厌学家长自身找原因
浏览:2192
发布人:合肥家教信息网
2011-03-21-18:26
市民张先生:儿子是一名初三学生,原本初一、初二学习成绩十分优秀,但是到了初三之后,学习成绩猛然下降,对学习没有太多的兴趣,我说的话也不听了,情绪也变得很急躁。我想问一下孩子为什么会有这些表现?孩子这种现象该如何解决?
针对张先生儿子的情况,记者采访了著名心理学家、全国家庭教育讲师团特评专家、原郑州市一中心理咨询中心主任路应杰。
路应杰告诉记者,张先生儿子出现的情况可以概括为“厌学”,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解决这种心理问题的关键在于找出家长和孩子本身在学习、生活以及教育模式方面的问题,必要时不仅是孩子,包括家长都应该找专业的心理专家进行咨询。
路应杰表示,孩子出现厌学现象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孩子本身基础比较差,到了初三之后,面临升学问题以及成绩要求,便自暴自弃,没有目标,随之而来的逃课等行为,更是会让孩子心里对学校、老师以及同学产生隔离感。
第二,初三孩子心理发育尚未成熟,而初三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孩子本身无法应对,家长、老师如果开导不及时,本身基础较好的孩子成绩很容易出现波动。而老师本身对于成绩出现波动的孩子没有及时关注,会让孩子产生被遗弃的心理。
第三,家庭教育方面,如果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过分关注,对于升学期望值过高,如果孩子发现在努力之后仍然没有达到家长要求,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对家长产生恐惧心理。
第四,初三的孩子一般都处于青春期阶段,孩子在与同学交流方面以及交往方面尚未成熟,性格内向的孩子可能会在沟通方面存在障碍,长时间的交流不畅,会让孩子产生孤独、寂寞等感受。此外,“早恋”问题也会使得孩子失去对于学习的兴趣,从而产生“厌学”现象。
对于类似张先生儿子在心理上遇到的问题,路应杰表示,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很关键。当孩子产生厌学情绪时,家长们所要做的不是严肃地批评、教育孩子,而是应该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通过走进孩子内心的方式,更好地了解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具体原因,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更好地给孩子疏通心理障碍。而且,很多孩子也渴望和家长交流,希望家长能帮助自己解决心理上遇到的种种问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