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20分钟)
注:只交第II卷。
第I卷(共30分)
一、(3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寒暄(xuān) 监(jiàn)生 银镯(zhuó)子 陈抟(tuán)老祖
B.朱拓(tuò) 不更(gèng)事 形骸(hái) 新正(zhēng)
C.桌帏(wéi) 讪讪(shànshàn) 吮(shǔn)吸 牲醴(lǐ)
D.涎(xián)皮 角隅(yú) 撮(cuō)合 横(hèng)样子
2.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
A.铜墙铁璧 日月如梭 藕段丝连 心慌意乱
B.战战兢兢 没精打采 不成体统 神往倾心
C.自言自语 天涯海角 悬崖勒马 价廉物美
D.闷闷不乐 百无聊赖 横七竖八 轻车熟路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
A.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B.但是假定又假定,我若为王,这世界会成为一种怎样的光景?
C.庄周霍地跃起,敲着空桶唱道:“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D.当然,问题不在于什么标准,也不在于这位城里人的理发师为什么瞧不起“乡下佬”(那里面当然大有文章的)而在于为什么他可以任意决定谁该剃平头,谁只能剃光头,可以这样为所欲为?
4.下列词语选择正确的一项是 ( . )
①为了迅速扭转年年亏损的局面,厂党委决定 精通业务、有决策能力的退休科技人员。
②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图 日本侵华的历史,引起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③苏轼也擅长书法,他取法颜真卿,但能 ,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代四大家。
A.启用 篡改 匠心独运
B.起用 篡改 独树一帜
C.起用 窜改 独树一帜
D.启用 窜改 匠心独运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屈子祠的所在地玉笥山,原有玉笥八景,经过“浩劫”之后,现已部分恢复。
B.情调是悲哀的,或是激昂的,我们的语言就可恰好足以配合这悲哀或激昂。
C.然而尼采竟然不是太阳,他发了疯。
D.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关于“送去”再说什么……
6.下列各句中,加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他是我真诚的朋友,经常耳提面命地对我提出忠告,使我不断进步。
B. 我市文理科高考状元吕静姝、王晓波,比翼双飞,双双被北大清华选中。
C. 他们俩分别将近十年,想不到在这里萍水相逢。
D.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终于使越国强盛起来,消灭了吴国。
7.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他很后悔,不该和自己同过患难,共过生死的好朋友分道扬镳。
B. 能否保持为政清廉,是关系到党和政府能否取得广大群众信任的重大问题。
C. 这本杂志的对象,主要是面向中小学语文教师及其他语文工作者。
D. 这个村连续两年获得大丰收,不但向国家交售了六万斤大米,而且不吃国家的救济粮了。
8.下列句子,语句连贯的一组是 ( )
①我们都想从铁道两旁看到一些塞外风光,黄沙白草之类,然而这一带(a.只有肥沃的田野,栽种着庄稼,既无黄沙,也无白草;b.既无黄沙,也无白草,只有肥沃的田野,栽种着庄稼。)
②太阳隐去,只偶然透过青青濛濛的薄雾,从高山的缺口伸出几道光来,(a.给江峡涂上神奇的色彩,如同仙人伸出发光的手臂;b.如同仙人伸出发光的手臂,给江峡涂上神奇的色彩。)
A.①b ②b B.①a ②b C.①b ②a D.①a ②a
9.下列句子中,表示称谓或指代的加点词语使用正确一句是 ( )
A.请张老先生留步,足下改日再来请教。
B.我年近古稀,但高堂和家母仍然健在。
C.暑假,我自荐西席,为你家小刚补课。
D.敬老院真是黄发垂髫的乐园,他们将在这里安度晚年。
10.下列文学常识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鲁迅——现代——《呐喊》《彷徨》
B.契诃夫——俄国——《变色龙》《套中人》
C.孙犁——现代——《荷花淀》《风云初记》
D.沈从文——现代——《围城》《长河》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两段选段,完成11—13题。
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菜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
11.下列对“我”的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
①“我”就是作者本人,写自己耳闻目睹的事更显得真实可信。
②“我”就是鲁迅,他当时还只是一个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
③“我”是贯串全文的线索人物,有关祥林嫂的故事就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所忆串连起来的。
④“我”是作者塑造的一个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他同情劳动人民,不满黑暗现实,但尚未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2.造成祥林嫂“百无聊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比她小10岁的丈夫死去。 B.婆家将她卖到贺家墺。
C.第二个丈夫和孩子相继丧生。 D.捐了门槛赎罪不得。
13.“为人为己”中的“人”不包括( )
A.“我” B.鲁四老爷 C.“厌见者” D.“活得有趣的人”
三、阅读下面这篇小说,回答后面的问题。
高 等 教 育
司玉笙
强高考落榜后就随本家哥去沿海的一个港口城市打工。
那城市很美,强的眼睛就不够用了。本家哥说,不赖吧?强说,不赖。本家哥说,不赖是不赖,可总归不是自个儿的家,人家瞧不起咱。强说,自个儿瞧得起自个儿就行。
强和本家哥在码头的一个仓库给人家缝补蓬布。强很能干,做的活精细,看到丢弃的线头碎布也拾起来,留作备用。
那夜暴风雨骤起,强从床上爬起来,冲到雨帘中。本家哥劝不住他,骂他是个戆蛋。
在露天仓垛里,强察看了一垛又一垛,加固被掀起的蓬布。待老板驾车过来,他已成了个水人儿。老板见所储物资丝毫不损,当场要给他加薪,他就说不啦,我只是看看我修补的蓬布牢不牢。老板见他如此诚实,就想把另一个公司交给他,让他当经理。强说,我不行,让文化高的人干吧。老板说我看你行——比文化高的是人身上的那种东西!
强就当了经理。
公司刚开张,需要招聘几个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年轻人当业务员,就在报纸上做了广告。本家哥闻讯跑来,说给我弄个美差干干。强说,你不行。本家哥说,看大门也不行吗?强说,不行,你不会把这里当成自个儿的家。本家哥脸涨得紫红,骂道,你真没良心。强说,把自个儿的事干好才算有良心。
公司进了几个有文凭的年轻人,业务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过了些日子,那几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知道了他的底细,心里就起毛说,就凭我们的学历,怎能窝在他手下。强知道了并不恼,说,我们既然在一块儿共事,就把事办好吧,我这个经理的帽儿谁都可以戴,可有价值的并不在这顶帽上……
那几个大学生面面相觑,就不吭声了。
一外商听说这个公司很有发展前途,想洽淡一项合作项目。强的助手说,这可是条大鱼哪,咱得好好接待。强说,对头。
外商来了,是位外籍华人,还带着翻译、秘书一行。
强用英语问,先生,会汉语吗?
那外商一愣,说,会的。强说我们用母语谈好吗?
外商就道了一声“OK”。谈完了,强说,我们共进晚餐怎么样?外商迟疑地点了点头。
晚餐很简单,但有特色,所有的盘子都尽了,只剩下两个小笼包子,强对服务小姐说,请把这两个包子装进食品袋里,我带走。强说这话很自然,他的助手却紧张起来,不住地看那外商。那外商站起,抓住强的手紧紧握着,说,OK,明天我们就签合同!
事成之后,老板设宴款待外商,强和他的助手都去了。
席间,外商轻声问强,你受过什么教育?为什么能做得这么好!
强说,我家很穷,父母不识字。可他们对我的教育是从一粒米、一根线开始的。后来我父亲去世,母亲辛辛苦苦地供我上学。她说俺不指望你高人一等,你能做好休自个儿的事就中……
在一旁的老板眼里渗出亮亮的液体,他端起一杯酒,说,我提议敬她老人家一杯——你受过人生最好的教育——把母亲接来吧!
14.请简要分析“强”这个人物形象。 (4分)
答:
15.请简要分析“外商”的心理变化。(3分)
答:
16.本文在表现形式上有怎样的特点?产生了怎样的效果?(5分)
答:
17.下列对本文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 “强”出身于贫寒的乡村人家,他朴实,却懂得自尊,毫不为港口城市的繁华、美丽所打动。
B. “强”的母亲懂得什么是最好的教育,她使自己的儿子具有了那种“比文化高”的东西,因而得到了“老板”的敬重。
C. “他的助手却紧张起来,不住地看那外商”的细节,对“强”的作法起到了提顿、强调的作用,渲染了一种紧张的气氛。
D. 作者巧妙地通过“本家哥”与“强”的对比,使“强”这一形象的意义得到了升华。
E. 文章的题目,常可以对全文起画龙点睛的作用;“高等教育”一语双关,揭示了本文的主旨所在。
四、作文(5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老人与海》文学讨论课上,学生们各抒己见。有人赞美老人敢于去深海捕大鱼,这是他不愿向时尚和世俗妥协,坚持自己梦想和追求的体现,他的人生美在平凡而又伟大的选择;有人赞美老人在海上用自己的心血和生命同有形的鲨鱼和无形的孤寂搏斗,这体现了老人的坚韧与顽强,他的人生美在抗争、拼搏的过程;有人赞美老人拖回了鱼骨,这其实是一种伟大的胜利,它剔去了一切伪装和虚伪,他的人生美在能坦然面对平凡而真实的结局;有人赞美老人在睡梦中又梦见了非洲雄狮,这暗示了他的追求与渴望,他的人生美在还有梦想。
的确,人生的每个阶段,乃至每一步都是美的,选择可能是伟大而又平凡的,过程可能是孤寂而又痛苦的,结局可能是朴素而又平凡的,梦想可能最终一无所获但它却能擎起你心中的一片蓝天。它们共同谱写了人生壮丽的诗篇。
请以“人生之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就上述材料中某一个人的观点或多个人的观点进行写作。
注意:①这个话题的范围是宽泛的,只要与学生的观点引发的思想感受有关,都符合要求。
②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发表议论,抒发情感,展开想象,等等。
③文章要有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思考。
④题目自拟。
⑤不少于800字。
第II卷
19.补写下列诗句,任选三句答题。(3分)
⑴我打江南走过 。
⑵青取之于蓝, ;冰水为之, 。
⑶今又重阳,不似春光。胜似春光, 。
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⑸投我以桃, 。
20.根据下面规定的情境写一段话,不能少于30个字。(4分)
情境:赛场 国歌 热泪
21.根据商业部在新闻发布会上所传出信息的要点,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2个字)(4分)
消费率是指消费需求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于居民消费一般占最终消费的80%以上,因此居民消费率的高低决定最终消费率的高低。居民消费率的国际平均水平为60%左右,而1997年我国居民消费率仅为47.5%。最终消费率的国际平均水平在70%左右,素以高储蓄率闻名的东亚国家最终消费率平均水平也在65%以上。我国目前的最终消费率则仅为58.8%。目前,要扩大内需,将我国巨大的消费需求扩张潜力转化为现实购买力。第一步目标是使最终消费率由目前的58.8%逐渐回升到接近东亚国家65%的水平,居民消费率由目前的47.5%逐渐回升到接近东亚国家52%的较低水平。为了实现居民消费增长率在这几年中比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高出1—2个百分点,必须实行切实的鼓励政策。
。
22.下面是某中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后所写的总结中的一段话,在词语、语法、表达等方面有不恰当的地方,请指出四处,将序号和修改的内容填入表格中。(4分)
我对农村妇女抱有无比深厚的感情。在那难忘的“与农民同吃、同住、
① ②
同劳动”的日子里,邻居的两个大嫂无微不至的关心我,照顾我。她俩在
③ ④
我下地劳动时手把手地教我施肥,又教我播种;我烧火做饭,她们送来了
⑤
刚摘下来的新鲜的瓜果和蔬菜……
⑥
答案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7 |
B |
A |
B |
B |
A |
D |
B |
A |
C |
D |
B |
D |
A |
CE |
三、14、①强是一个靠自己的勤劳、智慧、人格走向成功的打工仔;②他敬重母亲;③喜爱城市的美丽,却不自轻自贱;④他不认为缝蓬布低贱;⑤把公司当成自个的家,不图加薪水,用人不讲私情;⑥不为了当经理而轻狂,知道自己文化水平不高,但知道什么比文凭更重要;⑦不崇洋媚外,有中华民族的自尊;⑧保持了中华民族勤俭的美德。
15、外商带着翻译、秘书,摆出了一副外国人的气派,自认为洋人的身份高级。强提出共进晚餐后,他迟疑,是担心那种大吃大喝、大手大脚的作风,对合作产生了犹豫。强表现出的中国人的不卑不亢及勤俭美德征服了他,使他做出了合作的决定。
16、运用细节使人物更丰满,语言朴实符合人物性格的需要;没有肖像、心理描写。效果:使内容简洁,行文明快紧凑。
21、我国消费率严重偏低,必须实行鼓励消费政策。
22、①“抱有”改为“怀有”;②“难忘的”三个字调至“日子里”之前;③“两个”改为“两位”;⑤改为“我下地劳动,他俩手把手地教我施肥”;⑥删掉“新鲜的”三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