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校园之窗】合肥七中--语文高级教师苏卫兵老师简介
浏览:2087
发布人:合肥家教信息网
2014-08-15-22:34
 名师简介: 安徽省庐江县人。中共党员,教育硕士,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1992年8月—1996年7月,任教于合肥市第三十五中学。 1996年8月至今,任教于合肥市第七中学。其间1999年9月—2002年7月,就读于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育硕士班(语文教育);2007年3月—2008年2月,在合肥市第四十六中学任挂职副校长。历任校办公室副主任、主任、教科研处主任。现任校办公室主任
育人箴言:
1、即使是普通学生,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2、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授学生以渔,方能受益终生。
教学成果及荣誉: 1、1996年10月,合肥市首届“教坛新星”三等奖; 2、2003年、2006年,合肥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3、2005年、2006年,合肥市教育新闻宣传工作先进个人; 4、2005年、2007年,《合肥晚报》教育宣传“十佳优秀通讯员”称号; 5、2009年4月,合肥市课题研究“先进个人”。
作品选登:
序 号 | 题 目 | 出版、发表、获奖或交流推广 | 1 | 运用图式理论训练学生作文谋篇能力 |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 2 | 结构创新:高分作文的亮点之一 | 《学语文》2001年第6期 | 3 | 笑对名著 | 《读写月报》2001年6月、 《作文通讯》2001年第9期 | 4 | 快速作文不等于作文速成 | 《中学生作文指导》2001年第7期 | 5 | 请救救母语的社会必要教育时间 | 《语文教学之友》2001年第7期 | 6 | 考场作文结构创新摭谈 | 《作文通讯》2001年第10期 | 7 | 中学生名著阅读亟待加强指导 | 《现代中小学教育》2001年第10期、《安徽教育》2001年第11期、《学语文》2002年第1期 | 8 | 中学作文教学研究的现状及分析 | 《新作文》2003年第2期 | 9 | 话题作文如何“扣题” | 《中学生作文指导》2003年第7期 | 10 | 逐步走向前沿的语文学习过程性评价 | 《合肥教育》2007年第3—4期 | 11 | 《学习通过写作》(合著) | 安徽大学出版社出版 | 12 | 《语文学习与教学设计》(合著) | 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 13 | 《新高考考点透析·语文》(合著) | 上海教育音像出版社出版 | 14 | 安徽省2009年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卷(合著) | 安徽教育出版社 | 15 | 《天地文心》(合著) | 同济大学出版社 | 16 | 加强语文学法指导 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 合肥市中学语文教学论文评比二等奖 | 17 | 新世纪呼唤民主开放的德育 | 合肥市德育论文评比一等奖 | 18 | 培养和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自我效能感 | 合肥市2001年中语会第八届年会论文评比一等奖 | 19 | 忧思母语的社会必要教育时间 | 合肥市2001年中学语文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安徽省2001年度中学语文论文评比三等奖 | 20 | 语文学习过程性评价——逐步走向前沿 | 合肥市2007年中学语文教学论文论文评比一等奖,安徽省论文评比二等奖 | 21 | 稳步推进新课程改革 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 安徽省教育学会论文评比一等奖 | 22 | 高中生留级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 《合肥晚报·教育视线》 | 23 | 2006年安徽省语文自主命题《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解读 | 《安徽商报》 | 24 | 高中新课改的六大新困惑 | 《安徽市场报》 | 25 | 2009年新课改背景下的高考语文复习策略 | 《江淮晨报》 | 26 | 《合肥七中教育档案》42篇 | 《合肥晚报》《安徽市场报》 | 27 | 安徽省2009年高考语文试卷评析 | 《江淮晨报》 | 28 | 北京大学2010年自主招生作文评析 | 《安徽商报》 | 29 | 合肥七中语文学分认定方案 | 在安徽省语文教研员年会上做典型经验交流 | 30 | 合肥七中关于语文学分认定的方法及感想 | 在合肥市高一语文教学研讨会上做典型经验交流 | 31 | 合肥七中高二语文选修课的做法、经验与教训 | 在合肥市高二语文教学研讨会上做典型经验交流 | 32 | 高中作文训练科学化的研究 | 硕士学位论文获“优”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