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千身,身有千心。在班级管理的同时,要注重情感的实施对象——学生的情感基础,不能盲目地把自己的情感强加在学生身上,班主任们要为学生量体裁衣,制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一、“ 近”——亲近学生
人都是有情感的,班主任要达到了解学生、亲近学生、与学生沟通的目的,应该像一名歌唱演员,离开舞台到观众中间去唱,以亲切的目光注视学生,以婉转的声调调动学生,以优美的语言启迪学生,以高昂的情绪鼓舞学生,使学生感到教师和蔼可亲,他们便会以愉快的情绪、饱满的热情聆听歌声。在必要时,还可放下架子,投其所好,与学生同欢笑、共悲伤,在这欢笑与悲伤之间体验学生的情感基础。
二、“尊”——尊重学生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班主任要想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赖,首先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班级组织与管理的主体,所以班主任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变“一言千鼎”为“群言千鼎”,放权让学生自主管理。同时一个班级好比一个小社会,我们要允许它由不同“层次”的人组成,班主任应给予宽容和谅解,千万不能有优劣之分,千万不能做出挫伤学生自尊的行为,以平等的姿态出现,真心诚意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时时处处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这样他们才会把心掏给你,让你尽量与他们的情感基础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三、“爱”——热爱学生
爱是人的一种需要,虽然在我们学院很多学生只就读一年,但他们同样需要爱的关怀。班主任应经常对学生施以情感诱导。只有班主任的爱心为学生所感受,学生心灵的琴弦才会为班主任所拨动。学生对班主任的爱心感受越深,对班主任也就越加信任,对班主任的教导越容易理解和接受。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就会迁移到班主任学生情感基础的感悟上。
只要我们重视学生的情感基础,以情育情、以情引情、以情换情,就必然会激起学生的激情和热情,产生情感上的共振,就必然能使自己在实践中更快的练就一套能开启不同学生心灵之锁的真本领,保证教育工作朝着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产生情感上的互动。
但是有一点是这样的,绝不可以过分溺爱学生,我们的爱要有尺度,在展现师生情意的同时,保持师生的独立性,建立平等的良师益友的平台,在此基础上,创建和谐的人文环境,推进班级管理的人文化、人性化的发展,形成宽松的学习氛围和交往环境,提升学生的个人素养及职业修养!
班主任与学生之间通过情感为支撑点,启动学生情商的发展,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引起学生的愉快情绪,形成师生情感交融的有机、和谐统一,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教育的艺术性。班主任正是用情感的潮水将情知的浪花冲向了学生理想的岸边,使得学生真正走向职业化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