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合肥家教信息网,您是第 位访问者!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合肥家教网学员、教员
合肥博大个性化辅导
【精品辅导班推荐】博远
【家长、老师、家教中心
【家长必读】请家教之家
【家长必读】失误家教面
【家长必读】都市亲子关
【家长必读】怎样成为一
【教员必读】最让学生感
【家长、老师、家教中心
【教员必读】合肥家教中
【教员必读】最受学生欢
【教员必读】合格的家庭
【教员必读】态度、习惯
【教员必读】大学生家教
【教员必读】如何成为一
【家长必读】对家长“陪读”行为的心理分析

浏览:3833  来源:www.hefeijjw.cn  发布人:合肥家教信息网  2009-08-04-22:28

     “陪读”是一种特殊的家庭教育形态,近年来在我国尤显突出,家庭内存在的陪读现象极为普遍,从幼儿园、小学、中学甚至大学,“陪读”似乎已成为一种风气,有愈演愈烈之势。如湖北黄石二中对面的柯尔山新村,出现400多个租房而居的陪读家庭,被当地人称为“陪读村”;再如杭州大学城里的陪读父母群等等。家长们为了孩子的学业发展而选择了陪读,本质上讲,这种选择并无可厚非,但正如许多调查研究所报告的一样,因为陪读,孩子对家长形成了思想和情感上的双重依赖心理,结果常常事与愿违,孩子的成长发展并不容乐观。这一现象折射出家长们由于某些消极的心理因素影响,家长们在教养观念上存在着认识偏差,这对于孩子的真正成材极具潜在的危害性。
一、家长陪读行为的主要表现及其利弊
“陪读”是一个用义广泛而复杂的概念,这里主要指家庭教育中,家长针对孩子的学业,以孩子为中心而进行学业和生活上的帮助和陪护。
在儿童成长的早期和接受正式学校教育的初期,即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家长适宜地陪着做游戏和陪着读书是必要而有益的。父母更多的爱和关注有益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有意识地、合理地陪读,能够督促孩子按时按质地完成作业,形成按时自觉完成作业的习惯,能够有效地帮助儿童适应学校,学会学习。此时陪读的作用主要在于当孩子遇到疑难之处给予适当辅导和合理引导,有利于家长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习动态,便于家庭与学校的联系和配合,促进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其今后能向独立地生活学习的方向发展奠定基础。但这些陪护、帮助和照顾都是暂时的,其最终目的还在于“不陪”,帮助孩子逐渐脱离家长的陪伴,成长为独立自尊,身心健康,有敬业精神、负责任的公民。
然而,在陪读的过程中,由于家长们自身所存在的认识的偏差,家长们往往会“充分”发挥作用,常常越俎代庖,不但陪伴孩子上学听课、写作业、做功课,甚至动口动手,代替孩子阅读和思考;为了防止孩子行为失控,时时陪伴左右,事事监控跟踪;包揽需要孩子自理的一切日常生活,无视其生活技能的培养。久之,这样的陪读使得孩子产生”陪读依赖”,这种依赖既是一种行为方式,也是一种心理状态,它是一种亲子之间双向互动的行为模式,对于孩子的成长发展起着消极的作用,对于儿童的认知、社会化及其人格发展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已有研究表明,陪读依赖使得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习惯于依赖父母的帮助去解决问题,容易养成不爱动脑筋、甚至厌学的毛病;生活中也容易养成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行为习惯。这种陪读行为不仅达不到帮助的目的,反而强化了孩子的依附性,延缓了其独立性的发展,使得他们缺乏积极主动性,稍有一点困难,就会求助于他人,智力和创造性因此受到阻碍。一旦面临必须亲自动脑动手时,往往茫然不知所措,常常表现出畏前惧后,缺乏耐性和责任,还会因此导致与周围小朋友、同学或同事的关系相处不融洽。
总之,形成依赖的陪读会削弱孩子的求知欲和创造探索能力;容易弱化孩子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使其缺乏责任感并导致其社会适应不良,人际关系不佳或容易导致自卑的人格缺陷。从短期效果看,帮助孩子完成作业,闯过学习难关,可能对学业成绩有些起色,甚或对学业帮上大忙。但从长远考虑,这种“利”往往以其创造性及非智力能力的削弱为代价。因此,陪读弊大于利,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和成材。
二、家长产生陪读行为的心理动因
本着为了孩子良好发展的目的,家长们做出了陪读的选择,但为何一些家长在实际行动中却常常失之于理性?究其原因,除了一些陈旧的思想观念影响外,还由于固着于部分家长们自身的一些认识偏差,如占有、攀比、补偿、从众、恐慌和寄托等心理因素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1.陈旧的思想观念
希望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而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是中国文化的传统,它约束着每个家长的行为,成为很多家长们追求的目标。这种观念和行为本身并无可厚非,督促子女接受教育,是于子女、于家庭、于国家、于社会都有利的事情。但传统中“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旧思想、旧观念至今仍然存在,以及当今教育体制中仍存在着以“分数取人”、“以文凭评价知识”的弊端,使得家长的教养行为偏离了正常的轨道,更多看到的是眼前的利益,急于求成,不顾教育发展和孩子成长的规律,把学习成绩当作了唯一衡量孩子发展成败的标准,过度介入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2.占有心理
有着重占有的性格特征和价值取向的人,在情感生活中往往表现为对“爱”的对象的限制,喜欢把他人当作财产支配和掌管,如把子女视为自己的私有物。他们习惯于通过所占有的对象体现自己,通过占有和固守自我和财产来寻求安全感。相当多的陪读家长习惯于将成年人的活动特点强加于孩子,他们常常根据自己的认识设计孩子的活动,代替或者强制孩子做事,不给孩子创造独立解决问题的环境,剥夺了孩子自我发展的机会。甚至,他们打着为了孩子的旗号而把孩子当作自己达成某种功利的工具。孩子困顿于家长这样自私的“爱”中,必然会受到爱的束缚。因此,在这样的陪读下,孩子过于怯弱胆小、依赖、独立性差,出现种种人格缺陷便不可避免。
3.攀比心理
坦率地说,任何人都是在与周围人们的比较中生存和发展的。不管自己的状况怎样,只要比周围大多数人好,就会有一种满足感,反之则有一种失落感。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社会比较是可以接受并无伤大碍,它甚至可能是一种不竭的动力,能够促使人们发展进步。但盲目攀比则不然,它可能对家庭或个人造成伤害。如有的家长不实事求是分析情况,常常将自己家庭与他人家庭进行比较,产生不良的攀比心态,将分数或别人的赞美作为衡量孩子的尺码,同时将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推卸到孩子身上,无端地责怪、苛求孩子。在盲目的攀比心态下,甚至陪读的成本也成了家长和孩子炫耀的资本。殊不知,父母之间的攀比可以滋生孩子之间的攀比,家长们盲目攀比,使得自己丧失责任的同时也葬送了孩子未来的责任感。
4.补偿心理
家长们参与到陪读大军中来,还可能是因为存在着不同的补偿心理。如有些父母因自身文化低、机遇不佳等原因,未能圆自己的升学梦。这类家长出于遗憾,往往把子女假想为自己的替身,希望在孩子身上得到成就学业的体验,他们希望从子女的成材中得到补偿。此外,一些家长的陪读行为出于一种内疚,由于这些家长在子女成长的早期,沉醉于自己的休闲娱乐,无暇顾及孩子,没能尽职尽责地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衣食住行的自理能力以及自我控制和管理的能力。而当孩子读书或离开家庭开始独立生活时,家长才猛然发现孩子并不能独立学习和生活。家长们感到懊悔,担心和恐惧,于是将陪读作为补偿,但事实上,“陪”不能解决问题,还有可能使问题恶化。
5.恐惧心理
由于社会竞争激烈,升学、就业带来的压力使得家长对子女未来的生活和就业充满危机感,不同程度地产生焦虑不安、无端担心甚至恐惧等心理反应。当这种心理反应过于激烈时,个体的认知,判断能力和反应能力降低,家长们往往会盲目从事。家长试图通过自己的介入让孩子增强参与就业竞争的实力,于是将所有的心思集中在提高子女的学业成绩上,陪读成为消解他们恐惧心理的一种本能反应,被视为唯一可行的方式。结果,陪读不仅不能让孩子们得到锻炼,反而会使其独立学习和生活的能力更差,自理能力更加弱化,这种事与愿违的后果才应该让人感到焦虑和恐惧。此外,家长产生陪读行为还可能是因为恐惧偏离群体而从众。因为在一个陪读成风的氛围里,大多数家庭的陪读会形成无形的压力,从而产生恐惧偏离群体的心理,使得这个家庭会产生维持群体一致性的显著倾向和执行机制,加入陪读群体。
6.从众心理
“从众”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即“人云亦云”、“随大流”。家庭作为一个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往往会受到它所处群体之中的其它家庭行为的影响,当这个群体中多数家庭都选择陪读的时候,从众性对于他们的行为而言就是一种强大的推动力量。“别的家长这样做,我们也这样做。”从积极方面看,增加对子女教育的投入是一件好事。但如果家长只是盲目地效仿其他家庭,甚至认为只要按着别人做的样子做就算尽到了责任,只在乎形式,而根本不管孩子的实际情况和教育发展的规律的话,想要培养人才,那只能是缘木求鱼,不但达不到目的,还很可能让家庭陷入经济困境,人才两空的境地。因此,家长必须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遇事和看待问题时,既要慎重考虑他人的意见和做法,也要考虑家庭实际情况,并以此来决定家庭的行动。
7.寄托心理
家长的陪读行为还可能是源于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和愿望,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中国的家长“望子成龙”和“望女成凤”的心情特别强烈。这种心理需要在一定条件下可能转化为家庭教育子女的责任心,当他们寄托心理越强时,他们的期望就越大,他们对子女的投入就增加。但这也有可能促使家长采取强制命令的简单做法,要求子女绝对服从家长的意见。甚至,这种寄托心理往往还可能导致一种赌博心态,即把子女学业的成败视为自己唯一的出路,对子女寄予无法承载的期望。这种过度的期望往往会带来沉重的压力,许多家庭的悲剧正是由于这样的心理所导致。
三、正确认识陪读,合理引导孩子,避免亲子间产生“陪读依赖”
对家长施予陪读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因进行分析,有助于家长们正确认识陪读的作用及其可能产生的种种后果。要想让子女真正成材,家长们不仅需要正确认识陪读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因,还必须正确理解和重视早期家庭教育,时时反思自身的教养观念和方式,合理引导孩子,以“不陪”为教育的最终目的,避免和纠正亲子间产生“陪读依赖”。
1.注重家庭和谐建设,正确理解和重视早期家庭教育,形成正确有益的家庭教养观念和教养方式,避免产生“陪读依赖”。
家庭是儿童出生首先接触到的环境,是对儿童影响最早、影响时间最长的环境。家庭于儿童的影响来自多方面,包括家庭结构和氛围、父母本身的个性特点、父母的教养观念和教养方式和亲子关系等。对子女的成材教育而言,首先家长必须注重家庭的和谐建设,因为积极向上、亲密和谐、民主快乐的家庭气氛有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健全人格发展。其次,优秀的父母应该崇尚求知,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态度,善于激发子女奋发有为的进取心,帮助子女形成积极、稳定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学习动力机制。第三,父母教养观念和方式在子女的认知发展、人格形成、社会化和心理健康等多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在儿童的早期教育中,无论在家庭还是在幼儿园、学校,教育的核心都不在于给孩子传授知识的多寡,而在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家长行为应该体现在关心孩子身心的正常发展,道德品质的熏陶,良好习惯的培养上。从小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和自控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形成孩子健康的人格,而且对发展孩子的认知能力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选择“陪读”的家长必须清楚陪读的目的和可能产生的影响,在陪读过程中应重在支持引导,给孩子学习和生活的信心,培养他们主动、爱思考的学习习惯,而不是包办替代;在教育过程中,家长应有原则地满足孩子合理要求和拒绝其不合理要求,逐步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体验生活中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也体验某种欲望得不到满足时的滋味,逐渐增强孩子的责任心、忍耐性和适应性,减少依赖性,让孩子从中学会自我约束,学会自己想办法独立解决问题。
2.家长要重视自身的发展,不时审视和反思自己,及时纠正“陪读依赖”。
家长本身良好的素养,对教育的正确态度及其认识对于孩子就是一种有利的资源。进行自我修养的提高,以身作则的过程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过程。家长的自我教育的最高层次就在于教会孩子的自我教育,正如卢梭所言:“为了做孩子的老师,你自己就要严格地管束自己”,“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以前,自己就必须要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因此,家长需要不断地审视自己,完善自己,对自己的教养观念、方式进行反思,了解自己是否有认识上的偏差,从而学会正确培养、教育、乃至于疼爱的方法。
当家长意识到陪读让孩子有了依赖、不爱独立思考问题时,家长必须有正确的处理方法。首先,家长要从思想上高度地警惕,反思自己的教养观念及行为方式;其次,对陪读依赖行为的处理要谨慎,纠正陪读依赖行为或依赖心理需要逐渐撤离陪读的教育方式,逐渐减少父母的陪读行为。由于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要改变习惯不是件易事。对于已经形成陪读依赖的孩子如果突然拆离一切帮助,或大发雷霆地又打又骂,会导致孩子害怕学习、不愿学习,甚至对打骂无动于衷。因此,亲子之间应平和地交谈沟通,让孩子了解父母的想法,用易懂、具体的语言对孩子作明确要求。实施转变的过程中,父母要热情鼓励、支持和尊重,切不可过分急躁,抢先帮忙或大发脾气。再次,父母要适度降低期望,过高的期望会使儿童处于很大的学习压力中,一旦儿童由于难以达到父母的期待,屡遭挫折而严重损伤了自尊心时,也会产生依赖父母,恐惧学习的心理;甚而有些儿童为了迎合父母或逃避惩罚,以致学会欺骗。因此,家长应根据子女的实际情况提出适当的学习期待,选择正确的教育方法。
看到孩子幸福快乐,成绩理想,是做父母最大的愿望。教育好子女是家长不可推卸的职责,但采取何种有效的家庭教育方式,却是需要家长常思量的问题。只要家长们重视家庭教育质量,注重自身的修身养性并掌握一定的家庭教育方法和技巧,爱和教育就会卓有成效。
打印收藏此页关闭
·【家长必读】失误家教面面观
·【家长必读】家庭教育提倡“放”
  首页 | 中心介绍 | 学员信息库 | 教员信息库 | 专职教师库 | 收费标准 | 答疑解惑 | 加盟代理  

Copyright © 2009 合肥家教信息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皖ICP备17020225号
技术支持:卓讯科技  

 
15856941585
(胡老师)
15856941585
(胡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