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对中美日三国孩子的调查表明,中国的孩子最看不上自己的父母。专家告诫家长--家庭教育提倡“放”!
中美日三国曾联合做过一项调查,比较父母在孩子们心中的地位。调查结果显示,美日两国中学生在所佩服的人物中,前三位中必有一位父亲或母亲,而中国的上千名学生在回答自己“所推崇的榜样”问题时,大多 数中学生把父母排除在前六名之外。三国调查得出的一个结论是,中国的父母家庭教育并不成功,这一结论怕是让中国的父母们够伤心的。
天下的父母没有不想把孩子教育成材的,中国的父母对此的期盼似乎更甚,“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成语出自中国,“教育孩子必为之长计”记载在我国的史书中,中国有重视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可随 着时代的发展,曾几何时,父母在孩子们心中的地位跌到如此“悲惨”的境地呢?
我曾以此为题同一位美国朋友做过探讨,我们的共同认识是,中美两国的家长在教育思想和方法上存在着差异。美国的家长在培养教育孩子过程中,大多持“放”的态度。他们认为,孩子来到人世后,就应该有他们 的独立人格,就应该尊重他们的行为选择,父母应该顺其自然地给以帮助,而不能越俎代庖地拔苗助长。而中国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大多持“管”的态度,认为生养子女的父母管教孩子是自己的天职,养不教父 母之过也。以这种思想为指导表现出的家教,就是从小到大事无俱细地包办孩子的许多事情。正是这种当“放 ”不放的教育,使中国的家长们尝到了一颗受不到孩子尊重的苦果。要改变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就要在 家庭教育过程中提倡“放”,减少对孩子过多过细的不当“关心”,这是我们现在应该提倡的家庭教育的思想与方法。
这里所说的“放”,是要处理好家庭教育管理的“度”,要根据孩子身心成长的规律,当管则管,当放则放。要把握好何时该管,何时该放,何时管多放少,何时管少放多的教育之度。那么怎样才能处理好“管”与 “放”的关系呢?我认为很重要的一条是要有一个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鲁迅先生在《我们怎样做父亲》一文 中曾写到:教育孩子,首先要理解,认为“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其次要指导,决不能用前人的“同一模型,无理嵌定,长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再次是解放,交给他 们自主的能力,使他们“成为一个独立的人”。鲁迅提出的理解、指导与解放,对我们形成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是有指导意义的。家庭教育必须理解孩子,才能指导孩子,指导孩子要以解放他们为目标,培养孩子的独立 人格。
理解,应是掌握孩子不同年龄心理特点的理解,比如,在孩子早期教育过程中,有不少家长都持孩子不懂事、因此要处处限制的思想。正是这种错误的认识,使不少孩子在成长的第一个关键期——3岁之前的智力发展 受到限制,以致影响到孩子未来的学习。再比如,当孩子进入青春期,他们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性会逐步增强,这时的父母要更多地放手锻炼孩子的自立能力,但我们有不少家长依然像管小孩一样管已经是“小大人”的孩 子,结果使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不仅与父母产生了隔阂,也影响了他们自理自立能力的发展。
指导,是需要时间的帮助,是恰到好处的支持,而不是严格的控制和包办。一些家庭教育之所以不成功,大多是在这方面出现了偏差。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心理逐步成熟,独立意识也随之增强,尤其到了青 春期,这种“心理断乳”的要求越来越强烈,此时,许多孩子是求自立而不得,许多家长是想让孩子自立却方法不当,结果是亲子发生了矛盾,家长的指导也失去了感情基础。要解决这一问题,父母应该多学习研究科学 的教育方法,比如,孟母为什么三迁择邻,她不直接干涉孩子的交往,但却间接地选择邻居?曾子为什么烹猪以取信于子,他为什么不同意妻子哄骗幼子?多研究一些这样的教育事例,是可以提高家庭教育指导的科学性 的。
解放,是以培养孩子独立人格的解放,是放手让孩子做其可做之事的解放。现在,大部分未成年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们过多地受到了大人们的“关怀”,三代同堂的家庭更是如此,四位老人,两位父母,都去无 微不至地照顾一个孩子,这未必对孩子的“解放”有利。我们不妨多思考一下这样的问题,孩子跌倒了,不去扶他(她)行不行?孩子能自己吃饭了,不去喂他(她)可以不可以?孩子上小学了,非得接送吗?上中学的 孩子能否允许他(她)有个“独立宣言”?在这些问题上答案不同,那培养孩子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
理解、指导与解放,集中在“解放”,家庭教育适度地“放”,也许会放出一个好孩子。如果我们的家长都能以科学的教育思想来把握好“放”之度,那么我们的父母会在孩子的心目中重现一个新的、受欢迎的形象 ,我们的孩子会在“放”之中成长、成人、成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