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需要具有现代教育思想、现代教育理论、现代教育艺术的教育
时代需要具有现代教育思想、现代教育理论、现代教育艺术的教育工作者。
(一)真正和孩子“亲密无间”。
自古以来,我们都强调“师尊”,而现在的我们应该首先是学生的朋友,是“益友”,其次才是指导者,是“良师”。只有教师自己放下架子,才能在上课时让学生自由地“激扬文字”、发表见解。
我们的老师习惯于“保姆式”的教育:看管、照顾、呵护,“把着手”教孩子做事。经常告诉他们要怎样做,而很少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更少机会让他们思考还能怎样做。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怎会“毫无畏惧地向你诉说”?师生之间就没有真正的“亲合”。在学习过程中,要让孩子“在发展中求愉快,在愉快中求发展”。
(二)将学习的兴趣放在第一位。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始终将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置于首位,强调教学的情趣性。试想,让一个未体会到读书乐趣的学生坐着读一小时的书,会有多大收获?所以,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兴趣“。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形式新颖,方法灵活多变。先尝到快乐,方能热情投入。举个最常见的例子,教学过程中的”故事导入“这一环节,其实就是让学生提起读文的兴趣,这样就奠定乐良好的学文基础。
(三)创设“合作氛围”。
看看我们的课堂教学或班级活动,学生、师生的合作精神显得还很不够。学生参与教学教学的过程中,“合作”是一种很好的自主学习方式,能充分体现“集思广益”的优点。课堂上,生与生之间的合作可以让学生取长补短,掌握知识会更有实效性,更可让学生少走弯路;师与生之间的合作可以让执教者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时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调整。尤其在低年级,老师总怕孩子太小,不敢放手。其实,在实践中不难发现,小组合作学习也擦还能更在低年级教学中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留住童趣。
每次读到孩子们那些成人化的优秀文章时,心里总不是滋味。孩子的“童心童情”呢?要让孩子保持这份童心,教师首先要有“童心“。可教师的“童心”如何保持?有两句诗:“用笔不灵看燕舞,行文无序赏花开”,由此可得,教师保持“童心”的最佳方法是与学生相处,要学会“倾听”,学会“欣赏”,这样才能更了解儿童,理解儿童,才会有更多的机会利用儿童感兴趣的方法来引导他们,教育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