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理念: 态度决定一切,责任就是能力,细节孕育成功。以德立教,爱满天下;行者常至,为者常成!
班级管理点滴: 以人为本,学会做人 ——班级主体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现代社会的竞争,在终极意义上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人的价值是教育的最高价值;培育和完善人的主体性,使之成为时代需要的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学校教育的核心是班级,教书的目的是为了育人,我们培养的每一个学生无论将来成就大小,他首先必须是一个“人”,也就是说是一个合格的公民。班级工作重在实效,班级实效性的关键在于让学生自觉主动地把社会要求的思想道德规范在内心加以理解和体验,并通过实践转化为自己比较稳定的自觉行为。“以人为本,学会做人”的主体教育应该成为班级工作的首要目标。班级实施主体教育有三个渐进的梯度。 一、鼓励学生自主开展班级主题教育活动,强化学生的主体教育意识。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宗旨就在于“让学生主动健康地发展”。把班级还给学生,把管理的空间还给学生,让他们有充分的自主,真正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是主题教育活动的核心内容。在班级主题教育活动中,班主任心中要“以人为本”,不仅关注学生的活动,更要关注活动中的人;不仅要关注主题活动的环节,还要考虑每一个个体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变化过程。 班级主题教育活动是主体教育的前奏,班级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必须立足学生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自主选择的班级教育主题,必然来自学生的自我需求,体现学生的现实需要,它一方面使学生的人格受到尊重,学生的参与意识、主人翁精神自然也会大大加强;另一方面它为学生提供了展现自己各种才能的机会,同时也能为学生架起友谊的桥梁,使他们能很好的相容、相助。 二、全面构建班级自主管理模式,培养学生的主体教育能力。 班级自主管理就是把学生从被动地被人管理变为主动的自己管理自己,自己做自己的主人,做班级的主人,不仅体现出“我要做”,还要体现出“我能做”,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开展班级自主管理,首先要激发学生自主管理的兴趣和欲望,让他们明确自主管理的重要性;其次要给学生自由施展的空间,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责任由自己承担;同时佐以严格而完善的管理、评价制度,保障自主管理的顺利实施。 班级自主管理模式的确立包含两个环节:规范与量化。规范就是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行为加以规范约定,而这种规范又必须在学生的自主选择下产生。由学生自己提出班级学习、生活建议,收集整理后进行讨论,确立班级各项规章制度。由于这种制度来自学生的自我选择,就无形中强化了学生的自律意识。既为学生提供了具体的行为规范,又增强了班级管理的透明度,有利于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 量化就是要根据班级管理的需要,分责设岗,不仅“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更要利用量化指征来测定学生的自我管理成果。将班内事务进行分组分块管理,将每个岗位的主要职责、管理范围予以公示。然后通过自愿报名的方法,根据班内的实际情况将班内事务安排给每一位学生。对学生的管理水平进行综合考评,实行周小记,月评比。若月评中被评为优秀者,与操行分挂钩,并在公示栏内张榜。通过量化的方式体现学生的管理成果、管理能力,最终会在“质”上体现出学生的踏实、进取的精神,公平合作的竞争意识。 三、及时运用赏识成功策略,积淀学生的主体教育成果。 “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赏识。”教育过程第一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成功。在班级主体教育的过程中,一旦学生有了的优点或进步之处,班主任要及时运用赏识成功策略,肯定他们的成绩,帮助他们认识自身潜在智慧和能力,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确信自己主体教育成果的价值。当学生的主体教育成果积淀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的自我观念、自我评价的能力都会得到强化和提高,并内化为一种积极、健康的人格。拥有主体教育成果的学生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各种潜力,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增强自身的社会竞争能力。 在运用赏识成功策略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和全面看待的原则。实事求是就是既不滥用赏识,又不吝啬赏识;夸奖要适度,对学生的良好表现,要根据不同情况,给予恰如其分的鼓励。全面对待就是既要充分发掘学生的“闪光点”,也要根据实际适时适度地指出其“美中不足”。赏识要讲究方法,批评应考虑艺术。 在收取主体教育成果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主体教育可以让班主任不需要事必躬亲,但主体教育决不能脱离适当的监督管理。任何教育方式,缺少了监督就不会得到好的结果。主体教育只是以学生的自制(自治)为表征,在学生主体教育的过程中,班主任仍要全程指导、监管,及时了解主体教育的开展情况,在最快的时间内,获取最准确的信息,并加以指导。只有这样,学生的个性心理、人格特征才能得以正常、健康地发展,智慧潜能和才干才能得以充分发挥,班级的管理才能形成良性的循环,学生的人格素养才能得到全面的提升。 |